以下十大喵喵生病前兆,提供喵拔麻們參考、參考囉!
一、不正常的上廁所行為:有的時候寶貝隨地亂大小便並不是因為生氣,或想要報復。有可能是下泌尿道、腎臟、泌尿系統感染、糖尿病或是骨關節炎等疾病所引發的現象喔!
二、互動方式改變:貓咪其實是個喜歡與人互動的動物。互動方式的改變可能是因為疾病、害怕、焦慮,甚至是因為互動的過程中,因觸碰到貓咪的疼痛處而出現攻擊行為。
三、活動的改變:不正常的活動改變,都可能是罹患疾病的徵兆。生病所帶來的疼痛感,造成貓咪活動力減緩。而活動過剩,則可能是由甲狀腺亢進所引起。也要提醒拔麻們,隨著貓咪年紀的增長,其活動力不一定會隨之減緩喔!
四、睡覺習慣改變:成貓每天平均的睡眠時間為16~18個小時,但大部分的時間都只是小睡一下。若貓咪睡眠時間過長,拔麻們可得注意一下了。
五、食量與飲水量的改變:食量減少,可能是因為牙齒等病變;而食量暴增,則可能是罹患糖尿病、甲狀腺機能亢進等疾病。至於水量方面,過多的飲水量,可能是腎臟或糖尿病所引起的。
六、忽然變瘦或變胖:貓咪厚重的披毛,以致於體重改變常不易被發現。所以拔麻們記得要每天摸摸寶貝,感覺一下貓咪的體態喔!
七、理毛行為改變:當貓咪開始減少理毛時,可能是因為害怕、焦慮、肥胖或其他生理不適;過度的理毛,則有可能是發生皮膚病變。
八、表現出有壓力的行為:生活型態的改變都可能會使貓咪產生壓力。然而,當貓咪處於緊繃的狀態,會變得不大愛理毛或與你互動,反而會時常巡視環境或躲起來,甚至感到沉鬱,而食量也會改變。
九、改變叫聲:當貓咪喵喵叫頻率過多,可能是因為疾病而感到疼痛或焦慮所引起。
十、口臭:據研究顯示70%的貓咪約在三歲時就有牙齦的問題。因此,拔麻們須定期為寶貝們做口腔檢查。因嚴重的口腔病變,可能會引起腎臟衰竭等疾病的感染喔!
資料來源: